若治风湿者,发其汗,但微微似欲汗出者,风湿俱去也。马惊即堕,信身入水中几死,吏即来救,信出之水中,衣尽濡,有间而身寒,已热如火,至今不可以见寒。
去太阳之邪,即所以救阳明也。须知凡血之内寓元阴,凡气之内寓元阳,病人元阴先不足而火生,火生太烈,更足以伤其凡血。
但人之禀赋不齐,盛衰损伤不一,故有先期而血即下行者,气之有馀也,气有馀便是火,法宜清热。昔魏其侯伤意病此,名曰风痱。
《唐太宗实录》曰:太宗苦于气痢,众医不效。按参枣汤一方,乃苦甘化阴,酸甘敛阴之方也。
第三类黄风汤,主治类中风。芩桂术甘汤见阳虚门。
余曰:大哉斯问也,子不知人身立命,其有本末乎?有因胃火上冲,阻其下行之机者,法宜下夺,如大、小承气等汤之类是也。